报告称执法犯法执法不公等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2013年01月06日08:40  法制网

  法制网讯 12月28日,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正式发布《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2012年出现的典型群体性事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汇总,并在此基础上对群体性事件的本质、类型、特点和规律加以分析,总结出政府相关部门处置此类事件的策略建议。

  报告显示,2012年群体性事件高发区的共同特征是:人口数量众多,人群组成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在该区域内处于较领先的位置,这些地方容易出现纠纷和利益纠葛,一旦应对处置不当,致使矛盾激化,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同时,2012年城镇居民参与的群体性事件(51.1%)稍高于农村居民(46.7%),这或许表明当前社会矛盾正在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将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社会管理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2012年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原因更加多样化,其中社会纠纷导致的群体性事件数量最多(24.4%),这显示出当前社会利益分化更加复杂,各方利益在调控中若不能达到平衡,容易导致利益纠纷,并由此引发群体性事件,比如征地强拆就成为2012年导致社会秩序不稳定的重要因素,22.2%的群体性事件与征地强拆相关。

  警民冲突也是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之一(22.2%), 警察作为与社会公众直接接触的执法工作人员,容易成为公众发泄不满情绪的“出气筒”,在执法过程中态度恶劣、执法犯法、执法不公等,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环境维权和族群冲突所致群体性事件虽然总体数量不多(各占8.9%),但这类群体性事件诱因以前比较少见,在2012年显得尤其突出,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数据表明,2012年群体性事件参与群体中,90后学生以及外来流动人口的参与需引起重视,年轻的学生群体往往熟练掌握网络新技术,便于在网上进行动员,并突破消息封锁,扩大事件影响力;流动人口则主要体现为与本地居民的冲突或不同来源的流动人口之间的利益矛盾激化为群体性事件,或者流动人口参与事发地的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特征是来的突然、去的迅速,2012年75.6%的群体性事件在1天之内得到处理和平息,在7天之内解决的比例高达95.6%,个别事件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容易牵出更多的利益关系,从而演变成长期的持续性、规模更大的群体性事件,协调和解决起来也更加困难。

  研究同时表明,政府部门在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时,所采取的措施比较单一,比如深入调查、慰问劝说以及处理相关责任人,或者强硬驱散甚至逮捕拘留。群体性事件是对政府应急能力和应对水平的考验,相关部门需要在应急预案中准备更多加元化的应对策略,以避免“多方共输”恶性后果的反复出现。(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 陈锐 实习生 付萌)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了此文的人还看了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多数省市称将严格执行抢黄灯处罚
  • 体育阿联24+10广东胜新疆 深圳赛李娜胜彭帅
  • 娱乐苏醒因殴打情敌李炜被停止工作
  • 财经美限制对华卫星出口 商务部指其未守承诺
  • 科技春运互联网订票预售期明起延至20天
  • 博客昆明机场滞留36小时:乘客砸机器抢飞机
  • 读书彭德怀悲剧另一面:毛泽东已忍他很久了
  • 教育美国老妈送iPhone约法18章:太悲催
  • 育儿两岁半男童从17楼坠落奇迹生还(图)